新加坡华语电影节今年播映张毅执导的多部经典电影,包括动画电影「狗狗伤心誌」。张毅今天说,这部电影抽离商业常轨,有深刻反省的意涵,更是他电影生涯的特殊旅程。
第 7 届「新加坡华语电影节」从 18 日起播映至 28 日,除了有「华夏风情画」、「纪录片视角」、「华流短片展」、「华人非华语」系列外,还特别规划「张毅精选展」。
张毅与妻子杨惠姗受邀出席新加坡华语电影节,两人于 20 日到访。张毅在电影节上与影迷近距离分享拍摄「我的爱」、「我这样过了一生」、「狗狗伤心誌」等电影的心路历程。
张毅今天接受中央社专访时,杨惠姗虽未受访,但两人神情愉快地一起合影。杨惠姗昨天在主演的电影「我这样过了一生」放映后,特别与观众互动,许多影迷对于当年电影拍摄的时空背景与选角十分好奇,也有人关心她是否会再复出拍电影。
张毅在专访中谈到最新作品「狗狗伤心誌」,娓娓道出他中断电影工作 30 多年后,再度拍片的起心动念。
张毅表示,这 30 多年来,他们表面上好像没有实质参与电影,但其实对电影保持高度热情,几乎每天晚上看一部电影,有时对电影的期待愈来愈深刻。
他指出,网路时代让人们对事物观察变得肤浅,无法从比较深的角度思考,彷彿变成一个「生力麵」时代,表面上每件事都很美好,事实上却被训练成要立即看到结果,连绩剧、电影都有类似倾向,欠缺反思。
张毅认为,随着年龄增长,对生命的思考也更深刻,可以摆脱所有商业束缚,专注实践自己要想完成的事情。电影中没有一句对白的「狗狗伤心誌」,就是要离开商业意识型态的常轨,与观众互动激起一些反省。
他说,狗狗在牠们自己的生命里也有喜怒哀乐、生命变化,不要认为只是一条简单的生命,忘却了发生在牠们身上的命运无常与悲欢离合。
张毅表示,许多动物电影都存在商业意识,没有办法非常单纯去述说想表达的事,这是他最关切的事,「要绝对、要纯粹」,在动画里呈现一些稍蹤即逝、没有人注意,却非常深刻的生命影像。
製作动画所费不赀,但张毅受访时仍流露纯真,他认为,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不仅长时间投入、耗费庞大资金,最后终于勉强完成电影,这可以说是「个人在电影生涯里一个很特殊的旅程」。
谈到电影与人生,张毅说,年事渐长会很多不同的反省,也会让生命有所转变,年轻时拍电影的激情,慢慢转变成深思与反省,希望对社会产生更大影响力。
张毅也因此反思,如果自己还是一名电影导演,就要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机会,当成生命里最大的实践。
张毅希望这种题材的电影能在今天的
华人社会留下一点痕迹。他说:「这部电影也许不会达到自己期待的结果,也充满挑战,但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乐观以对,持续努力。」
「新加坡华语电影节」由新跃社科大学(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)新跃中华学术中心与新加坡电影协会共同举办,共精选放映 60 部电影。
猜你喜欢
精华推荐
深度文章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2020-06-15
申博太阳城_澳门电子游戏首存10送88|综合信息生活网|一圈尽掌握网站|网站地图 天龙国际账号注册 ag平台地址网站咨询75505